福建头条网 / 科技展览 / 正文

央媒聚焦:专家学者在福建南平研讨科技特派员制度

2024-11-27 00:56 阅读了

8月28日

光明日报刊发文章

聚焦福建科技特派员制度

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

专家学者在福建南平研讨科技特派员制度

作者:高建进

(光明日报 8月28日 第02版)

科技特派员制度发端于福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深入总结基层经验、科学深化提升、大力倡导推动的一项重要的农村工作机制创新。今年是习近平同志署名文章《努力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福建省南平市向农村选派干部的调查与思考》在《求是》杂志刊发20周年。为更好地总结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经验,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6日在南平市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特派员制度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积极阐述探讨。大家认为,20年来,科技特派员制度从地域探索提升到国家政策,是中国农村具有战略性、方向性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当前,要坚持放活机制,进一步创新科技特派员选认机制、服务机制、保障机制,促进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农民钱袋子里。

“20多年来,南平市先后下派了10批10109人次科技特派员,实现了1631个行政村全覆盖、一二三产业全覆盖。”南平市委书记林瑞良认为,科技特派员制度助推了老区苏区全面脱贫,促进了绿色经济发展。他说,20多年来,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8%,增幅多年居全国全省前列。同时,一大批“科特派”和专家团队积极投身“青山变金山”的探索创新,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走出了一条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协调并进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1978年,中国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它使农民有了责任和利益,但农村科技人员责任很难体现。”科技日报社原社长张景安表示,科技特派员制度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用市场机制把科技人才资源与农村和农民的资源进行互动创新,实现更新、更高、更深层次的优化组合,结成牢不可破的责权利共同体,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永久的生命力。

福建省委党校副校长刘大可教授表示,科技特派员制度促进了千千万万的农民增收致富,为加快农业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化改造、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经过20多年来的探索实践,它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农村科技进步的‘压舱石’、促进生态建设的‘新动力’、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进一步夯实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石。”

制度贵在实用,创新永无止境。专家们认为,科技特派员制度就本质来说,核心是科技,前提是特,关键是派。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会长曾业松表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当前,科技特派员制度要持续深化,要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和乡村振兴,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进一步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最大化地发挥制度创新的动能;要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引导科技、资金、人才等城乡资源向农业农村流动,把智能农业、数字农业等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农业农村的生产力。

福建省科技厅厅长陈秋立提出,为了让科技供给更加精准,防止脱离基层实际简单“拉郎配”,科技特派员要创新选认机制,坚持适应基层、按需选认的市场化导向,由需求方与科技人员双向自愿“选”,再由科技人员所在单位和基层结合推荐“派”,最后由科技行政部门通过科技特派员工作联席会议备案“认”,确保选准人、选对人,选最需要的人,增强科技特派员“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的自觉性、自愿性和自主性。

(来源:光明日报)

央媒聚焦:专家学者在福建南平研讨科技特派员制度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