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福建头条网于2024年12月21日 19时06分30秒发现,先民如何断定冬至日热点,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山西频道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俗话说,冬至大如年。这一天,也是民间重要节日,北方吃饺子、江南吃汤圆、姑苏冬酿酒……很有仪式感。
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说起二十四节气,南方人会说“不准”,东北人也感觉不那么准。
而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尤其是在山西,那叫一个准!
每到节气节令,“二十四节气在山西太准了!”的话题总会引发网友热议。
的确,山西四季轮换几乎卡着二十四节气的节奏,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到立秋当天,风立马就凉了;今天冬至,温度比昨天降了好几度。
这不奇怪,因为二十四节气本来就发源于黄河流域,尤其是山西南部(晋南)是二十四节气的重要源头之一。关于二十四节气起源地,山西襄汾、以河南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等在历史和考古中得到广泛认可。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和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据专家考证,二十四节气最早记载见于《尚书·尧典》。文献中最早完整记载二十四节气的是西汉的《淮南子·天文训》。
春秋时代,制定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等节气。秦汉年间已完全确立二十四节气。汉武帝时期,“二十四节气"被纳入《太初历》作为指导黄河流域农事的历法补充。
二十四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将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轨道分为360°,春分为0°,以后每15°为一个节气,共24个节气。
我国节气产生最早的实物证据还要看最近爆火的山西陶寺遗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四大早期都邑性遗址”之一。在4000多年前,生活在晋南一带的陶寺先民已利用观象台,初步掌握了节气规律,用来指导农事活动。
在陶寺遗址,考古发现了大型夯土建筑观象台,很可能正是古代文献中所言观象台遗迹。曾担任“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负责人的专家王巍曾指出,陶寺观象台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精密天文观测遗迹。
陶寺观象台
观象台复原后,13根高达5米的夯土柱围成一个半圆形,形成12道观测缝,中心有一个圆形观测点。站在观测点向东望去,隐约可以看见塔儿山,那是太阳初升的方向。
12月21日,一大早,襄汾县居民齐聚观象台,观看阳光从右侧第二个缝隙射出。
陶寺遗址的考古工作者联合天文学家,在两年多时间里,反复求证、模拟观测,得出结论:
特殊节气节令,太阳会从某个观测缝中穿过打在观测点上,观测点、观测缝和太阳刚好成一条直线。冬至,日出光束从第2道柱缝透出;春分或秋分时节,从第7道柱缝透出;夏至日,从第12道柱缝也就是最后一道柱缝透出。
陶寺观象台夏至日。图源:山西日报
除冬至观测缝和夏至观测缝一年仅用一次,其余各缝均用两次,由此推算陶寺文化时期一个太阳年共有20个节令。这也是传统二十四节气的主要源头。
同时,考古工作者也发现一个现象:现代冬至日出并不在2号缝的中线位置升起,而是2号缝中偏北的位置,日面有一部分被北边的柱子挡住;现代夏至日出时,也有一半被12号缝南面的柱子挡住。据天文学家解释,这是因为4000多年来黄赤交角发生变化,这种偏差恰恰说明了观象台当时的精准。
陶寺遗址博物馆文博副研究馆员刘甜详细讲解了陶寺先民根据观象台测量节气的原理。
令考古人员兴奋的是,这20个节气中有一个节气与当地百姓的生活习俗息息相关。在陶寺当地,清明节4月1日是正日子,时间比日历上清明节早了。
为什么提前?因为陶寺观象台东8号缝是上半年3月28号日出,比现在清明节要早,这一民俗延续至今。
陶寺遗址观象台测出的20个节令,是目前已知较早的太阳历之一,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早期天文观测技术,印证了《尚书·尧典》中记载的“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除了观象台,陶寺遗址还出土了中国古代主流的天文历法观测仪器——圭表,即出土于陶寺中期王族墓地内最大的王墓IIM22的圭尺和早期贵族墓葬M2200的立表。
圭尺是一件黑、绿、红三色相间的漆木杆,复原长度187.5厘米;立表也是一根木质杆,其上残存有红色颜料,全长225厘米。
圭表可以测量太阳影长。测量时,圭尺平放于地,立表垂直于地。正午时刻,太阳照在立表上,投下的影子被圭尺上的刻度标记出长短。夏至日影最短,冬至日影最长,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影子也是地上标尺的一半。
陶寺观象台观测日出方位和圭表测量正午日影两种方法相辅相成,一同确保天文历法的准确度。
历法的制定服务于国家的治理,与宗教、农事活动密切相关,成为陶寺邦国王权的科学软实力的最直观体现。
尽管现代社会,农业生产已经高度现代化,但节气文化一直温润和滋养着人们的生活,并在传承中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文字:何勇 付明丽
网友看法
1、网友土豆随笔:老祖宗的智慧太牛了!
2、网友东方红曰升空:https://m.toutiao.com/is/iUCmmoPB/?= 东方红曰升空:德国工业经济,挡不住的崩塌,一泻千里,却怪上中国 - 今日头条